為什麼學會正確踢蛙鞋這麼重要?
對新手潛水員來說,蛙鞋(fin)不只是輔助工具,更是你的「水下馬達」。
正確的踢法不僅能幫助你省力、節氣,還能避免踢沙、踢到海洋生物,讓你潛得更輕鬆、更優雅!
常見的新手錯誤
- 用膝蓋在踢:像在游泳池踢水一樣,造成力氣浪費,推進力差。
- 動作過快或過大:導致容易抽筋,也容易嚇到海洋生物。
- 身體上下起伏太多:會打亂浮力控制,讓潛伴懷疑你在跳水下舞蹈。
有效踢動蛙鞋的關鍵技巧
1. 從髖關節發力,而不是膝蓋
你的腿應該像用繩子綁在屁股上一樣,踢動時讓整條腿(尤其是大腿)參與。
膝蓋微彎但不要主動用力彎曲,這樣才能將力量平均傳導到蛙鞋末端,發揮最大的推進力。
2. 輕鬆有節奏的踢動
想像你在走路,而不是在狂奔。
踢蛙鞋時應該保持穩定節奏,力道溫和但確實。
每一下踢動都應該「有目的」地把你往前送。
3. 控制踢動範圍
踢太大容易消耗體力,踢太小則推不動水。
建議踢幅控制在你身體軸線15–30度內,讓身體保持流線,減少阻力。
4. 嘗試不同踢法
- Flutter kick(上下踢):最常見的踢法,適合大多數潛水情境。
- Frog kick(蛙式踢):適合在沉船或洞穴潛水中使用,可以避免踢起沙塵。
- Modified flutter:力量更集中,適合較緊湊空間。
5. 練習中性浮力配合踢動
推進力再好,如果浮力不穩,也會白費力氣。
練習踢動時,記得也要保持中性浮力,這樣才能讓每一下踢動都有效果。
蛙鞋踢得好,潛水更輕鬆!
記住,潛水不是比誰踢得快,而是看誰潛得穩、潛得久。
只要掌握好發力點與節奏,搭配適當的踢法,你的蛙鞋就能從「累贅」變成你最好的潛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