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水不是逃離生活,而是讓生活不逃離我們。

燕魚(Batfish)──優雅的海中身影

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潛水區域,潛水員經常能遇見一種外型獨特、舉止優雅的魚類——燕魚(英文 Batfish,學名 Platax 屬)。
燕魚因其獨特的鰭型與游姿,被譽為「海中飛燕」,也是許多潛水員口中最常見、最難忘的 潛水常見魚類 之一。

外型特徵

燕魚幼年時期的背鰭和腹鰭特別修長,游動時宛如披著長袍在水中飄動,彷彿一隻燕子在海裡展翅飛翔,也因此得名。

隨著成長,燕魚的體型逐漸變得圓潤,體色以銀灰為主,並帶有兩至三道明顯的黑色直條紋,外觀莊重而沉穩,是攝影師與潛水愛好者熱愛拍攝的 珊瑚礁魚類

分布範圍與棲地

燕魚廣泛分布於 印度—太平洋地區,包含台灣東北角、綠島、蘭嶼,以及東南亞潛水勝地如菲律賓 Anilao、印尼峇里島與馬爾地夫。

在台灣,東北角潛水 常能遇到燕魚的身影。牠們多出現在珊瑚礁區或近岸礁石環境,棲息深度大約在 5 至 30 公尺之間,是觀賞 熱帶海洋生物 的代表物種。

行為與生態

燕魚性情溫和、屬於群游性魚類,經常成群出現。
牠們主要攝食浮游生物、藻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,屬於雜食性。
因為好奇心強、不畏懼人類,潛水員下水時常發現燕魚緩緩靠近,甚至一路「陪潛」,因此被暱稱為「海中小跟班」。

幼魚與成魚的差異

  • 幼魚:體型狹長,鰭部比例極大,行動緩慢而搖晃,看似漂浮的海藻,用以偽裝避免掠食者。
  • 成魚:體態近似圓盤,體色銀灰,搭配黑色條紋,展現莊重姿態。

潛水觀賞建議

台灣潛水 的熱門地點如東北角龍洞、綠島與蘭嶼,都有機會欣賞燕魚的優雅身影。
若在海外潛水地點,例如菲律賓 Anilao、印尼峇里島或馬爾地夫,更可能遇到數十隻燕魚組成的壯觀魚群。
由於燕魚性格不怕人,是潛水攝影師非常喜愛的題材,只要放慢動作、保持冷靜,就能輕鬆捕捉牠們在水中的優雅瞬間。


總結

燕魚兼具幼魚時期的奇特偽裝與成魚時期的沉穩魅力,是 潛水常見魚類 中最受歡迎的一種。

無論是在台灣東北角潛水,或是在東南亞珊瑚礁潛點,遇見燕魚總能為潛水旅程增添驚喜,也提醒我們海洋生態的多樣性與美麗。

分享文章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