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水不是逃離生活,而是讓生活不逃離我們。

🌊 色彩繽紛的海底家園:潛水員如何守護魚群的生長天堂?

魚兒的家,不只是我們的觀光景點

在這張水下攝影中,我們看見一群火紅色的魚悠游在珊瑚礁之間,牠們可能是紅鰭金眼鯛(Bigeye fish)或同科近親。這些魚類常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,尤其喜歡陰影處或珊瑚縫隙中棲身,是珊瑚礁生態系的重要一員。

珊瑚礁就像水下的城市,不僅提供遮蔽、覓食與產卵地點,也保護小魚免於掠食者的威脅。
乾淨、健康的珊瑚是這些魚群生存的關鍵條件,而這一切都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。


潛水員的角色:欣賞,更要守護

身為潛水員,我們既是觀察者,也是守護者。
以下是我們在潛水過程中可以實踐的保育行動:

✅ 1. 不觸碰珊瑚

珊瑚其實是活生生的動物,對觸碰極為敏感。一個無意的踢蹼或撐手,就可能導致珊瑚受損甚至死亡。

✅ 2. 控制中性浮力

良好的中性浮力不只讓你潛得輕鬆、照片拍得更穩,也能避免踫撞珊瑚與底棲生物,降低干擾。

✅ 3. 不餵食、不追趕

魚類若習慣人為餵食,會改變自然覓食習性,甚至造成攻擊性改變。而追趕魚群不僅干擾牠們,也破壞其他潛水者的觀察體驗。

✅ 4. 攜帶垃圾袋潛水

海洋垃圾常卡在珊瑚間或漂浮海中,隨手撿起一片塑膠袋,就是為這片海做了一份小小貢獻。

✅ 5. 選擇友善環境的潛水店家

支持有永續理念、遵守潛水守則的業者,能讓更多潛水活動走向永續與正向循環。


🐠 守護,就是最深的感動

潛水是一場與自然的親密對話,而守護,是回應這份壯麗的方式。
下次潛入海中,不妨靜靜觀察這些魚群如何生活在珊瑚之中,並提醒自己:我們不是來打擾,而是來尊重與學習。

分享文章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