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水不是逃離生活,而是讓生活不逃離我們。

🐋大翅鯨回來了!台灣海域的神秘訪客

近年來,大翅鯨(Humpback Whale)在台灣東部與南部外海現蹤的次數越來越頻繁,這群來自寒帶的旅客,正悄悄改變我們對海洋的想像 🌊
牠們通常在冬季至春季遷徙經過台灣附近海域,有時甚至被潛水員或賞鯨船近距離觀察到,是近年海洋生態監測中的亮點!

🌟 大翅鯨小百科

📏 體型:最長可達 16 公尺,重達 30 噸
🎵 特技:公鯨會「唱歌」來求偶,一首鯨歌可長達 20 分鐘,還能重複唱好幾小時!
🚀 擅長空翻:是跳躍力最強的鯨類之一,經常整隻身體躍出水面。

💔 面臨的威脅

大翅鯨曾因捕鯨行為數量劇減,雖然目前已列入《CITES 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公約》附錄一保護名單,但仍面臨以下威脅:

  • 船隻撞擊:快速航行的船舶可能對牠們造成致命傷害
  • 🪢 漁網纏繞:被廢棄漁具困住,影響正常游動甚至窒息
  • 🔊 海底噪音污染:破壞鯨魚間的溝通與遷徙路線
  • 🌡️ 氣候變遷:改變鯨魚覓食與繁殖的習性與區域

🐠 潛水員能怎麼幫忙?

作為親海的一群人,我們不只能觀賞,更可以成為鯨魚的守護者 🌎

🔹 推廣尊重距離的潛水文化
保持安全距離(建議100公尺以上)觀察鯨豚,不騷擾、不跟拍、不跳水靠近

🔹 參與鯨豚監測/匯報
若在潛水時幸運遇見,可向地方海保組織通報地點與時間,協助研究與紀錄

🔹 加入淨海行動
減少廢棄漁網與塑膠垃圾,讓大翅鯨不再被海洋陷阱所困

🔹 分享海洋故事
你的每一張照片與影片、每一篇貼文,都是為海洋發聲的力量!

大翅鯨不是「稀客」,而是我們海域恢復健康的象徵….
讓我們以潛水員的視角,記錄、保護、分享這片藍色星球的奇蹟吧!🌊

分享文章

相關文章